公益领域需要怎样的知识生产?
在知识生产/内容服务这个价值链条上,都有哪些主体,各自角色如何
知识和内容是如何从生产端到使用者的
在整个价值链条上,最关键的挑战是什么
现有的实践中,看到了哪些突破挑战的可能性
资源支持本土化:10年前,知识生产类的资源支持多来源于国际机构;10年间,出现了更多本土资助机构,且颇有前瞻性、战略性地支持知识生产。
生产主体多样化:10年前,知识生产更被认为是学术专家才能做的事;近些年,越来越多专业服务机构和个体出现,参与其中。
生态角色丰富化:10年间,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知识的生产、存储、分发、使用场景都产生了一定变化,相应地,生态中的角色也随之丰富起来,不再只是「资源支持--生产--使用」(见下图)。
为谁生产,为什么生产,不明确:在真实工作中,知识生产的选题确定、框架,多是由资助方和生产方沟通确定,“资方希望做”+“生产方有能力做”= 可做。但对于生产目的界定往往比较模糊、抽象。看似有共识,实则不清晰。
因为不明确,而带来连锁反应——生产和需求错位。生产者“恨铁不成钢”,需求者则反应这些内容都太“高大上”,并不能指导实践。
尚未就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形成共识:一般的项目资助模式,不能完全契合知识生产的机制和特点,资方觉得难以管理、问责。常会出现,资方觉得不满意,生产方则觉得“为什么不早提”。
生产出来的内容是不是递送到了有需求的人?不知道。多为产出负责,而少为目标、受众负责。有一位伙伴更是坦诚地提出,“看到各家机构分享的知识生产内容,他作为比较关注公益领域的人,大部分都不知道,没见过,说明这些内容并未送达到他。”更遑论那些不怎么主动关注知识生产的目标受众。
要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需求:在“有没有”的基础上,要注重内容的获取和实践效率,否则就是徒有知识,而不能充分释放和发挥知识的价值。
在资金分配上,要兼顾生产、分发和转化,这样才能在最终价值、实际效果达成上,整体提升资源使用效能,让终端用户,可以轻松找到、获取,不用太费劲就能看懂、学会、用起来。毕竟,资方并不只是投资于产出——更多知识和内容,而是投资于结果——行业有发展。(关于这一点,资助者圆桌论坛最新发布的《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报告》中有更完整论述。)